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沉香桂附丸

沉香桂附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沉香桂附丸

药方名称沉香桂附丸

处方沉香附子(炮.去皮脐)、干姜(炮)、良姜(炒)、官桂(去皮)、茴香(炒)、川乌头(炮.去皮脐.剉作如豆大小块)、吴茱萸(汤浸.洗炒),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用好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中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等证。

用法用量每服五七十丸,熟米饮下,空腹食前,日进二服。

注意忌生冷硬物。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医学发明》卷六:沉香桂附丸

药方名称沉香桂附丸

处方沉香附子(炮,去皮、脐)干姜(炮)良姜(锉,炒)官桂(去皮)茴香(炒)川乌头(炮,去皮、脐,锉如豆大,再炒令黄)吴茱萸(汤浸洗去苦,炒)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好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脾胃虚寒,心腹疼痛,食欲不振,胁肋膨胀,腹中雷鸣,便利无度,面色不泽,手足厥冷;下焦阳虚,七疝痛引小腹不可忍,腰屈不能伸,热物熨之稍缓。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熟米饮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医学发明》卷六

猜你喜欢

  • 柴胡地黄汤

    《鸡峰》卷五:柴胡地黄汤药方名称柴胡地黄汤处方柴胡8两,人参3两,黄芩3两,甘草3两,地黄3两,半夏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恶露方下,忽尔断绝,热入血室,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寒热往来,如见鬼状

  • 降火明目丸

    药方名称降火明目丸处方黄连(酒炒)、黄芩(炒)、黄柏(炒如褐色)、栀子(连皮捣,炒)、甘菊各等分。制法为末,清水滴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目病发散过多而火不降。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白汤送下。摘录《

  • 绀雪丹

    药方名称绀雪丹处方六月雪根(烧灰存性)不拘多少冰片量加制法上药共研极细。功能主治治一切目疾,及翳膜遮睛。用法用量点眼。加熊胆少许更妙。摘录《经目屡验良方》

  • 榼藤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榼藤散药方名称榼藤散处方榼藤子3个(生油涂,炙熟,取肉),续断1两,鸡冠花(炒)1两,乌贼鱼骨(去甲,炙)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诸痔瘘,脓血不绝,羸瘦。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

  • 花丁散

    药方名称花丁散处方紫花地丁1两,蝉蜕1两,贯众1两,丁香2钱,乳香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疔疮毒气入腹,昏闷不食。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酒下。摘录方出《准绳·疡医》卷二,名见《洞天奥旨》卷十五

  • 气血双补汤

    药方名称气血双补汤处方黄耆30~60克(蜜炒)白术21克当归15克白芍(醋炒)6克五味子0.9克杜仲(盐炒)6克 川续断15克升麻(蜜炒)1.2~1.5克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治妇人盘肠生后,又复怀孕,气

  • 助阳止痒汤

    药方名称助阳止痒汤处方黄耆30克桃仁6克(研)红花6克 皂刺3克赤芍3克 山甲3克(炒)功能主治益气散瘀,通络止痒。治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改错》卷

  • 三奇汤

    药方名称三奇汤处方桔梗90克(蜜拌蒸)甘草60克(半生半炒)诃子(大者)四个(去核,两个炮,两个生)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感寒语声不出。用法用量每服30克,入砂糖1小块,用水750毫升,煎至450毫

  • 消水方

    药方名称消水方处方麻黄6克,杏仁10克,苡仁10克,桔梗10克,远志10克,木通10克,防风7克,防己7克,蝉衣5克,制南星4克,木香4克。功能主治宣透渗湿,调气开郁。主风热挟湿,遏阻清窍。(渗出性中

  • 蛇胆川贝散

    药方名称蛇胆川贝散处方蛇胆汁100g川贝母600g性状本品为浅黄色至浅棕黄色的粉末;味甘、微苦。炮制以上二味,川贝母粉碎成细粉,与蛇胆汁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即得。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除痰。用于肺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