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法制姜附丸

法制姜附丸

药方名称法制姜附丸

处方附子(炒去毛,称1斤,米泔水浸,秋冬3日,春夏1日夜,漉出新水洗浸,入银器中,水3碗,令香附上有水寸余,次取大蒜20头,去皮膜,取仁铺在香附上慢火煮之,候蒜如糊,即用银匙不住手搅200-300转,以蒜不见而汁干为度,取出候冷,每香附子1个横切5-7段,慢火焙干,冷入后药),神曲(炒黄)6两,干姜(炒)4两,荜茇2两,丁皮2两,胡椒2两,缩砂仁(炒)2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汤浸1宿,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随汤亦可下,不拘时候。浸蒸饼,待汤已入蒸饼了,稍冷,用新布包裹,裂去水,方可用药,如觉难丸,入少面糊为丸,不妨更加净陈皮2两,用盐水浸焙干,尤妙。

寒多,加附子2两,桂1两。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

猜你喜欢

  • 夏方凉血汤

    药方名称夏方凉血汤处方生地15克,丹皮6克,赤芍6克,知母6克,黄芩6克,浮萍6克,蝉衣3克,竹叶6克,白蒺藜6克,炙僵蚕3克,忍冬藤9克,六一散6克(包)。功能主治凉血消风。主血热生风。用法用量水煎

  • 加减葛花汤

    药方名称加减葛花汤处方葛花6克枳椇子9克 花粉6克石斛9克沙参12克麦冬4.5克茯苓6克 苡仁12克橘红3克 陈贝母6克杏仁9克橄榄2枚(打碎者亦可用)功能主治治嗜酒太过,伤肺而咳者。摘录《医醇剩义》

  • 老鹳草膏

    药方名称老鹳草膏处方老鹳草480两。制法将老鹳草洗净泥土,水煎3次,每次过滤去滓,合并滤液,用文火煎熬,浓缩收膏,以不渗纸为度。功能主治舒筋活络,袪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麻木,筋骨不舒,手足疼痛,皮

  • 定命一宇散

    药方名称定命一宇散处方干蛤蟆1枚(炙令焦黄)葶苈子(隔纸炒令紫色)五灵脂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制法上药各别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主小儿咳逆,上气喘息。用法用量各抄3克,调和令匀。每服以

  • 调中归耆汤

    药方名称调中归耆汤处方人参、首乌、远志、茯苓、黄耆、当归、肉桂、地黄。功能主治滋厚脓血,峻补脾胃。主产后流注溃后,脓水不止,而形衰食少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六

  • 宽热散

    《普济方》卷三七四引《傅氏活婴方》:宽热散药方名称宽热散处方枳壳1两,大黄2两,朴消(研)、甘草半两(炙)。功能主治小儿惊风潮热,客忤疳积。用法用量上为末,用锡盒藏之。每服1字,薄荷七叶煎汤送下。摘录

  • 柳絮矾散

    药方名称柳絮矾散处方柳絮矾半两,铅白霜1两,马牙消1分,芒消1分。功能主治小儿疳渴不止。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1字匕,冷水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 大芎汤

    药方名称大芎汤处方大芎1两,蓬莪术半两,木香4钱,茯苓半两,甘草1分,萆薢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湿气寒气之盛,同犯于心,心气上行,不得小便。用法用量水1盏,加盐少许,同煎3钱匕,空心和滓服。摘录

  • 冲关散

    药方名称冲关散处方赤茯苓(去皮)1两,人参1两,陈皮(去白)1两,木通1两,槟榔1两,青皮1分,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关格不利,上焦有热,胸中痞闷,小便涩少或不通。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

  • 灵脂丸

    《直指小儿》卷三:灵脂丸药方名称灵脂丸处方北五灵脂2钱,缩砂仁2钱,白豆蔻仁2钱,麦芽(炒)2钱,蓬术(煨)2钱,青皮(去白)2钱,橘红2钱,使君子肉(焙)2钱,虾蟆(炙焦)3钱。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