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玉女煎

玉女煎

药方名称玉女煎

处方石膏9~15克 熟地9~15克或30克麦冬6克知母牛膝各4.5克

功能主治清胃滋阴。治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疼,失血。现用于急性口腔炎、舌炎,三叉神经痛等属于胃热阴亏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或冷服。

如火盛极者,加栀子地骨皮之属,多汗多渴者,加北五味14粒;小水不利或火不能降者,加泽泻4.5克,或茯苓亦可;如金水俱亏,因精损气者,加人参6~9克。

备注方中石膏知母清阳明有余之火为君;熟地黄补少阴不足之水,为臣;麦门冬滋阴生津为佐;牛膝导热引血下行,以降炎上之火,而止上溢之血为使。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猜你喜欢

  • 葱豆酒

    药方名称葱豆酒处方赤小豆3合(微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热淋,血淋。用法用量捣连根葱白2根,热酒调服。摘录《仙拈集》卷二

  • 大芦荟丸

    《古今医鉴》卷十三:大芦荟丸药方名称大芦荟丸处方苍术(米泔浸,炒)陈皮厚朴(姜炒)青皮枳实(炒)槟榔神曲(炒)山楂(去子)麦芽(炒)三棱(煨)莪术(煨)砂仁茯苓黄连胡黄连芜荑仁使君子青黛芦荟各等分制法

  • 二香丸

    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二香丸药方名称二香丸处方三棱1两,莪术(醋煮)1两,炒曲1两,姜黄1两,南星1两,山楂2两,木香1两,沉香1两,香附3钱,黄连(用茱萸炒,去茱萸)5

  • 沉香温胃丸

    《内外伤辨》卷中:沉香温胃丸药方名称沉香温胃丸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巴戟(酒漫,去心)干姜(炮)茴香(炮)各30克 官桂21克沉香甘草(炙)当归吴茱萸(洗,炒去苦)人参白术白芍药 白茯苓(去皮)良姜

  • 滋阴清咽汤

    药方名称滋阴清咽汤处方生地9克,丹皮9克,天花粉9克,知母9克,麦冬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石斛12克,蝉蜕6克,薄荷6克,桑叶4片,绿萼梅10朵,甘草3克。功能主治滋阴凉血疏风。主肺肾阴

  • 臁疮膏

    《普济方》卷二七六:臁疮膏药方名称臁疮膏处方羌活60克独活60克当归60克 黄丹60克龙骨60克轻粉9克制法上药为末,和匀,用香油调。功能主治治臁疮。用法用量用厚纸摊药在内,油纸夹着贴疮上。摘录《普济

  • 殿胞煎

    药方名称殿胞煎别名殿胎煎处方当归5-7钱或1两,川芎1钱,炙甘草1钱,茯苓1钱,肉桂1-2钱或5-7分。功能主治产后儿枕疼痛。用法用量殿胎煎(《一见知医》卷一)。如脉细而寒或呕者,加干姜(炒黄色)1-

  • 后七宝丸

    药方名称后七宝丸处方巴豆2分5厘,丁子2分5厘,大黄4分。制法上3味,先丁子、大黄为末,别巴豆研,纳中合治,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下轻粉之毒。主粉毒所致口舌糜烂,饮食不下咽。用法用量制丁子法:丁

  • 苁蓉杏仁汤

    药方名称苁蓉杏仁汤处方甘草2钱,杏仁2钱,白蜜1两,肉苁蓉3钱。功能主治津亏木燥,大便艰难。用法用量煎大半杯,入白蜜温服。摘录《四圣心源》

  • 羚羊镇痉汤

    药方名称羚羊镇痉汤处方羚羊角粉1克(冲)生石决明30克 生石膏30克龙胆草10克僵蚕10克全蝎3克钩藤12克功能主治清热平肝,熄风镇痉。治温病高热不退,热极动风而致颈项强直,四肢痉挛抽搐。用法用量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