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经效散

经效散

《得效》卷十六:经效散

药方名称经效散

处方大黄半两,当归半两,芍药半两,北柴胡1两(去芦),粉草1分,连翘1分,犀角1钱(后入)。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眼因撞刺生翳,疼痛无时,经久不安者,复被物撞之,兼为风热所攻,转加痛楚,昏暗不见。

用法用量每用3钱,水1盏煎,食后服,仍用磨翳膏点之。

摘录《得效》卷十六

普济方》卷三十八:经效散

药方名称经效散

处方狗脊不拘多少。

制法黄者不好,须是黑者,内肉赤色,去皮毛,锉,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肠风酒痢下血,又鼠子痔出血,血痔。

用法用量狗脊,《本草》名贯仲,《图经》云:苗似狗脊,皮黑肉赤,又名作草鸡头是也。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经效散

药方名称经效散

处方贯众2两(去芦头,烧存性,地上用碗合少顷去火毒,研为细末)。

制法上加麝香1字,同前药研令匀。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米饮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医略六书》卷三十:经效散

药方名称经效散

处方人参1两半,黄耆3两(饴糖炙),厚朴6钱(炒灰),茯苓1两半,龙骨3两(煅),麦冬3两(去心,糯粉炒),生姜7片,大枣10枚。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气虚下陷,痢久发渴,挟滞气而小腹作痛,寒热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方中人参扶元以补气之虚,黄耆补气以举气之陷,厚朴灰散滞气以止痛,煅龙骨涩虚脱以止痢,茯苓渗湿和脾气,麦冬生津、润燥渴,姜、枣调和营卫也。为散,米饮下,使元气内充,则阳不复陷,而滞气自化,津液上敷,何有痢久发渴,腹痛寒热之患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良朋汇集》卷五:经效散

药方名称经效散

处方黄芩3钱,当归3钱,芍药3钱,大黄2钱,犀角、粉草、白芷柴胡

功能主治偷针撞刺,昧目飞尘。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录《良朋汇集》卷五

猜你喜欢

  • 掠髭鬓方

    药方名称掠髭鬓方处方白檀香1钱,香白芷1钱,白及1钱,滑石(研),零零香2钱,三奈子3钱(面包烧熟为度),青黛1钱(研),百药煎1钱(另研),甘松1钱(去土)。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乌髭鬓。主用法用量

  • 消疬丸

    药方名称消疬丸处方夏枯草连翘蓖麻仁各120克制法磨细,装入猪大肠一段内,两头扎紧,酒浸蒸烂,捣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肝散结,消肿拔毒。治瘰疬。用法用量每服50丸,酒下。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八

  • 沉香鳖甲丹

    药方名称沉香鳖甲丹别名沉香鳖甲丸、香甲丸处方鳖甲(童便浸,酥炙)1两,黄耆1两,草龙胆1两,当归1两,沉香1两,大黄(炮)半两,川黄连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潮热盗汗。用法用量

  • 琥珀泽兰煎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琥珀泽兰煎药方名称琥珀泽兰煎处方紫巴戟(去心.糯米炒)、茴香(炒)、牡丹皮(去心)、刘寄奴草(去枝)、五味子(去梗)、白芷、五加皮(去心)、金钗、石斛(去根.酒浸.

  • 牛黄定志丸

    药方名称牛黄定志丸处方牛黄(研.半两) 龙脑(研.半两) 干蝎(炒.半两)僵蚕(炒.半两) 白附子(炮.半两)雄黄(研.一两) 丹砂(研.二两)天麻(酒浸.焙.一两)甘草(炙.一两)半夏(汤洗七次.焙

  • 顺肝丸

    药方名称顺肝丸处方黄连黄芩当归蕤仁制法上共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清肝泻火。治肝火上炎,目赤而不痛。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 解肠散

    药方名称解肠散别名解肠汤处方威灵仙1分,蕤仁1分,贯众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脏毒泻血。用法用量解肠汤(《急救仙方》卷四)。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秘传李防御五痔方》

  • 茴香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茴香散药方名称茴香散处方京三棱(炮,切)蓬莪术(炮,切)金铃子(去核,麸炒赤)各30克茴香(炒)青橘皮(去白)甘草(炙)各15克木香当归(洗,焙)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一

  • 胆道排石汤I号

    药方名称胆道排石汤I号处方柴胡12克郁金12克香附12克金钱草30克木香18克枳壳12克大黄30克功能主治理气解郁,利胆排石。主气郁型胆道系统感染、胆石症,胁脘隐痛,闷胀痛或窜痛,牵引肩背,口苦咽千,

  • 参茸广嗣鱼鳔丸

    药方名称参茸广嗣鱼鳔丸处方净鱼鳔1斤(分4份,用牡蛎、蛤粉、麦麸各面炒成珠),鹿角胶4两,鹿角霜4两,生沙苑4两,蒺藜4两,人参1两,麦冬1两,天冬1两,当归1两,泽泻1两,山茱萸1两,芡实1两,菖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