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苦楝根散

苦楝根散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苦楝根散

药方名称苦楝根散

处方苦楝根鹤虱薏苡根各30克(锉)槟榔30克糯米7.5克(微炒)牵牛子30克(微炒)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腹脏有蛔虫。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1.5克,以粥饮调下,日三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

《圣惠》卷九十二:苦楝根散

药方名称苦楝根散

处方苦楝根,鹤虱薏苡根1两(锉),槟榔1两,糯米1分(微炒),牵牛子1两(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蛔虫。

用法用量方中苦楝根、鹤虱用量原缺。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猜你喜欢

  • 立愈饮

    《丹台玉案》卷五:立愈饮药方名称立愈饮处方草果仁 肉豆蔻(面包煨)各3克、红曲(炒)山楂各4.5克苍术(米泔浸,炒)白茯苓(去皮)泽泻厚朴(姜汁炒)木通益智仁(炒)藿香车前子各2.4克生姜3片功能主治

  • 射干丸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射干丸药方名称射干丸处方射干30克半夏(汤洗十遍,炒干)37.5克干姜(炮裂)款冬花(焙干)皂荚(去皮、子,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30克百部(焙干)五味子(拣净)各37.

  • 定喘饼子

    《卫生宝鉴》卷十二:定喘饼子药方名称定喘饼子处方芫花(醋浸一宿,炒)桑白皮吴茱萸(炒)陈皮(去白)各30克 寒食面90克马兜铃30克 白牵牛90克(半生半炒,取净末60克)制法上药为末,入牵牛末和匀,

  • 苓桂丹参汤

    药方名称苓桂丹参汤处方丹皮3钱,甘草3钱,干姜3钱,茯苓3钱,桂枝3钱,丹参3钱。功能主治结瘀紫黑,经前腹痛。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 甘草麻黄汤

    《金匮要略》卷中:甘草麻黄汤药方名称甘草麻黄汤别名麻黄甘草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处方甘草6克麻黄12克功能主治治里水。身体面目悉肿,腰以上肿甚,身微热,口不渴,无汗,小便不利者。用法用量上

  • 通关丸

    药方名称通关丸别名滋肾丸(《兰室秘藏》卷下)、知母黄柏滋肾丸、大补滋肾丸(《医林绳墨大全》卷六)。处方黄柏(去皮,锉,酒洗,焙)知母(锉,酒洗。焙干)各30克肉桂1.5克制法研为细末,热水为丸,如梧桐

  • 加减黄耆汤

    药方名称加减黄耆汤处方黄耆9g,党参1.5g,炒白术9g,甘草6g,陈皮1.5g,蔓荆子3g。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除湿。主胞虚如球。初起不痛不痒,不热不红,胞睑浮肿如悬球状,举脸无力,稍有下垂,按之

  • 二石散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石散药方名称二石散处方滑石1两,石膏1两(碎)。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黄疸病。日晡即发恶寒,小便满急,体黄额黑,大便黑,溏泄,足下热,此为女劳疸。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用大麦煮稀

  • 解肠散

    药方名称解肠散别名解肠汤处方威灵仙1分,蕤仁1分,贯众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脏毒泻血。用法用量解肠汤(《急救仙方》卷四)。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秘传李防御五痔方》

  • 蓟叶汤

    药方名称蓟叶汤处方生刺蓟。制法上捣,绞取汁。功能主治热病吐血。用法用量每服1小盏,入生蜜1匙,搅令匀,服之。摘录方出《圣惠》卷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