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茯苓膏

茯苓膏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一:茯苓膏

药方名称茯苓膏

处方猪蹄2具(治如食法),白粱米1斗(洗令净,2味以水5斗,合煮猪蹄烂,取清汁3斗,用煮后药),白茯苓5两,商陆5两,萎蕤1两,白芷2两,藁本2两。

制法上(口父)咀,以前药汁3斗,并研桃人1升,合煮,取1斗5升,去滓。瓷瓶贮之,纳甘松零陵香末各1两人膏中,搅令匀,绵幕之。

功能主治令皮肤悦泽白润。主面多(黑干) (黑曾)及手皴。

用法用量每夜用涂手面。

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一

《千金》卷二十七:茯苓膏

药方名称茯苓膏

别名仙方凝灵膏、凝灵膏、神仙茯苓膏、辟谷凝灵膏

处方茯苓(净,去皮)、松脂24斤,松子仁12斤,柏子仁12斤。

制法上药皆依法炼之。松、柏仁不炼,捣筛,白蜜2斗4升,纳铜器中汤上,微火煎1日1夕,次第下药,搅令相得,微火煎7日7夜止,为丸如小枣大。

功能主治轻身明目,不老。发白更黑,齿落重生,延年益寿。主

用法用量仙方凝灵膏(《千金翼》卷十三)、凝灵膏(《圣济总录》卷一九八)、神仙茯苓膏(《圣惠》卷九十四)、辟谷凝灵膏(《普济方》卷二六四)。

摘录《千金》卷二十七

《摄生众妙方》卷二:茯苓膏

药方名称茯苓膏

处方大白茯苓不拘多少。

制法上为细末,用水漂去浮者,漂时先令少用水,如和面之状,全药湿方入水漂澄,取下沉者,以净布扭去水,晒干,再为末,再漂再晒,凡3次,复为细末。每末1斤,拌好白蜜2斤令匀,贮长瓷瓶内,箨皮封口置锅内,桑柴火悬胎煮尽1日,抵晚连瓶坐埋五谷内,次早倒出,以旧在上者装瓶下,旧在下者装瓶上,再煮再入五谷内,凡3日夜,次早取出,埋净土中7日,出火毒。

功能主治痰火。

用法用量每早、晚用3-4匙噙嚼,少时以白汤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二

景岳全书》卷六十四:茯苓膏

药方名称茯苓膏

处方当归3钱,白蒺藜3钱,羌活3钱,生地3钱,熟地3钱,甘草(去皮)3钱,连翘3钱,木通3钱,士茯苓半斤。

制法上为粗末,用水5-6碗,熬将半,用绢滤去滓,再熬成膏,晾冷。

功能主治杨梅疮,疯毒。

用法用量每服1大酒钟,日3次。轻者5-6料,重者10料痊愈。

注意熬药须用砂锅,忌房事、鸡、鱼、牛肉、椒醋发物。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 济阴清露

    药方名称济阴清露处方栀子、黄柏、黄连、黄芩。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目赤肿痛甚,怕日羞明不可忍者。用法用量和荷叶上露水,或井花水拌湿,摊碗底,上用艾火覆碗熏之,至烟透药干,刮下,和露水(用蚌壳承月下取水

  • 调理益气汤

    药方名称调理益气汤处方黄耆(蜜水炙)1钱5分,党参1钱5分(焙),炒苍术1钱,橘红5分,木香(煨)4分,柴胡4分,升麻4分,白蔻肉3分,炙甘草3分。功能主治湿热所伤,体重烦闷,口失滋味,或痰嗽稠粘,寒

  • 补血丸

    《傅青主男科》:补血丸药方名称补血丸处方熟地8两,白芍8两,当归4两,山萸4两,麦冬3两,五味子1两,砂仁5钱,生枣仁1两,白芥子1两,肉桂5钱。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血分之劳,左手脉大。用法用量晚服

  • 痰郁汤

    药方名称痰郁汤处方苏子半夏前胡炙草当归陈皮沉香栝楼净仁胆星枳实香附浮石功能主治涤痰解郁,止咳平喘。治痰气郁结,动则喘满或嗽,寸脉沉而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气虚,加黄耆;寒冷,加肉桂。摘录《杂病源流犀烛

  • 柏胶丸

    药方名称柏胶丸处方雄黄(同蜜煎老,去蜜)3钱,小茴香3钱,川黄连1两,侧柏叶1两,广胶8两(切断,以牡蛎粉8两,炒成珠,去牡蛎),熊胆1钱,槐角子(1荚4-5粒者佳)4两。制法研细,炼白蜜为丸。功能主

  • 补益大豆方

    药方名称补益大豆方处方大黑豆3升,何首乌4两(选大而赤者),茯苓3两,青盐8钱,甘草1两。制法锉为片,先晚以瓷钵一个盛豆,入水8碗,用绢包药量内,次日以砂锅内煮,候水干为度,去药不用,取豆略晒,用瓷瓶

  • 独蟾丸

    药方名称独蟾丸处方活蟾(即大壮虾蟆,通身有块垒者,大者重5-6两)不拘几个。制法捉住后脚,以大桑叶或油单纸包掩其头,用铁钉1个,括取眉间白汁,溅于叶上,凝结如湿真粉,就丸如绿豆大,悬当风处阴干。功能主

  • 龙虎二汁饮

    药方名称龙虎二汁饮处方青橄榄肉、生萝卜、白萝卜各等分。制法二味取自然汁。功能主治疫喉乍起,已破未破者。用法用量隔水顿温,频饮,或漱喉亦可。摘录《疫喉浅论》卷下

  • 椒目散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椒目散药方名称椒目散处方麻黄根椒目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固表止汗。治盗汗,日久不止者。用法用量每次3克,食后用酒加温调服。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 化瘀汤

    《会约医镜》卷十四:化瘀汤药方名称化瘀汤处方当归9~15克 熟地6~9克白芍(酒炒)6克川芎3克肉桂6克桃仁3克(去皮)红花(酒炒)2.4克功能主治养血化瘀。治妇人血瘀形成,在脐腹之下,作痛喜按,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