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蔓荆子膏

蔓荆子膏

《外台》卷三十二引《广济方》:蔓荆子膏

药方名称蔓荆子膏

别名蔓荆实膏、集香油

处方蔓荆子1升,生附子30枚,羊踯躅花4两,葶苈子4两,零陵香2两,莲子草1握。

制法上切,以绵裹,用油2升渍7日。

功能主治生发。主头风白屑痒,发落,头重旋闷。

用法用量蔓荆实膏、集香油(《普济方》卷四十八)。

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广济方》

《圣惠》卷四十一:蔓荆子膏

药方名称蔓荆子膏

处方蔓荆子3两,桑寄生5两,桑根白皮2两,白芷2两,韭根2两,鹿角屑2两,马鬐脂5合,五粒松叶3两,甘松香1两,零陵香1两,生乌麻油3斤,枣根皮汁3升。

制法上锉细,绵裹,纳脂及油枣根汁中,浸1宿,以慢火煎,数数搅,候白芷色焦黄,膏成,去滓,收瓷盒中。

功能主治血虚头风,须发秃落不生。

用法用量每日揩摩须发不生处。10日后即生。

摘录《圣惠》卷四十一

猜你喜欢

  • 护心托里散

    药方名称护心托里散处方绿豆粉上、朱砂中、乳香下。制法上为极细末,和匀。功能主治痈疽毒气攻心,神昏,作呕,不食。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滚汤送下。摘录《广笔记》卷三

  • 表虚六合汤

    药方名称表虚六合汤处方四物汤4两,桂枝7钱,地骨皮7钱。功能主治妊娠伤寒,中风表虚,自汗,头痛项强,身热恶寒,脉浮而弱大者。摘录《元戎》

  • 创灼膏

    药方名称创灼膏处方生茅术、黄柏、防己、木瓜、地榆、白及、石膏、炉甘石、冰片、虎杖、延胡索、郁金。制法制成膏剂。功能主治提脓拔毒,祛腐生肌。主烧伤,老烂脚,挫裂伤口,褥疮,冻疮溃烂,慢性湿疹及疮疖。用法

  • 参连丸

    《杨氏家藏方》卷七:参连丸药方名称参连丸处方艾叶(用糯米糊拌,焙,取细末)45克干姜(炮,取末)60克(同艾末用米醋900毫升,慢火熬成稠膏)宣黄连45克(锉如豆大,用吴茱萸45克同炒紫色,拣去吴茱萸

  • 九物五膈丸

    药方名称九物五膈丸处方麦门冬(去心)蜀椒(汗)各90克远志90克(去心)甘草150克(炙)附子30克(炮)干姜90克人参120克 桂心90克细辛90克(夏月可酌加麦门冬、甘草、人参的用量)制法上药为末

  • 人参车前汤

    药方名称人参车前汤处方人参车前子功能主治治正气亏虚,膀胱气弱,小便不利者。用法用量上药二味,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舒肝活血通经汤

    药方名称舒肝活血通经汤处方炙香附10克,吴萸连6克,姜川朴6克,紫丹参15克,川楝肉10克,炙元胡6克,桃仁6克,枳实6克,当归12克,丹皮10克,半夏10克,赤白芍各6克,焦三仙各6克。功能主治舒肝

  • 参耆苓桂干姜汤

    药方名称参耆苓桂干姜汤处方人参3钱,黄耆3钱,甘草2钱,茯苓3钱,桂枝3钱,干姜3钱,丹皮2钱。功能主治痈疽。阴盛内寒及脓清热微者。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温服。寒甚,加附子。摘录《四圣心源》卷九

  • 流气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流气饮药方名称流气饮处方大黄(炮)、川芎、菊花(去枝)、牛蒡子(炒)、细辛(去苗)、防风(去苗)、山栀(去皮)、白蒺藜(炒.去刺)、黄芩(去芦)、甘草(炙)、玄参(

  • 水煮木香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水煮木香圆药方名称水煮木香圆处方当归(洗.去芦)、诃子(炮.去核)、木香(不见火),各六两;青皮(去白)、甘草(赤),各二两四钱,罂粟壳(去瓢)二两八钱。炮制上为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