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劳饮

补劳饮

药方名称补劳饮

处方黄耆(锉)2两,当归(切,焙)2两,生干地黄(焙)2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芍药1两,五味子(去粗皮)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锉)1两,柴胡(去苗)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通经脉。主男子、妇人虚劳骨蒸,传尸染着,不能断绝,服阿魏丸经脉犹未通,或四肢虚羸,饮食全少。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3枚(擘),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猜你喜欢

  • 黄芩滑石汤

    药方名称黄芩滑石汤处方黄芩9克 滑右9克茯苓皮9克猪苓9克大腹皮6克白蔻仁3克通草3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湿温病,身疼痛,口不渴,或渴不多饮,汗出热解,继而复热,舌苔淡黄而滑,脉缓。用法用量用水1.2

  • 土龙散

    药方名称土龙散处方白颈蚯蚓不拘多少(去土,洗净,焙干,研末)功能主治治打伤将死,痛凤。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葱白、生姜煎汤送下。衣被盖暖,出汗即愈。摘录《伤科汇纂》卷七

  • 加味妇沉汤

    药方名称加味妇沉汤处方乌药1钱5分,缩砂8分,木香8分,延胡索3钱,香附3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经水欲来,小腹疼痛者。用法用量大枣为引,水煎服。摘录《家庭治病新书》

  • 羚角清营汤

    药方名称羚角清营汤处方羚角片3克 鲜生地18克 焦山栀 银花 青连翘,血见愁各9克 生蒲黄4.5克功能主治治外感温热暑邪,热扰营血,迫血妄行而失血,身热,心烦不卧。用法用量水煎,入童便适量冲服。摘录《

  • 化气四物汤

    药方名称化气四物汤处方川芎、赤芍、青皮(去瓤)、陈皮、香附、槟榔、木香、乌药、莪术(醋炒)、川乌(火炮,去皮尖)、三棱(醋炒)、石菖蒲、良姜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气逆上攻,胸胁作痛。用法用量水煎服

  • 温经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经汤药方名称温经汤处方阿胶(蛤粉碎炒)、当归(去芦)、川芎、人参、肉桂(去粗皮)、甘草(炒)、芍药、牡丹皮,各二两;半夏(汤洗七次)二两半,吴茱萸(汤洗七次.焙.

  • 不换金正气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不换金正气散药方名称不换金正气散处方苍术、橘皮、半夏曲、厚朴(姜制)、藿香,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功能主治解散寒邪。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个,煎至一钟,食前

  • 草果建中汤

    药方名称草果建中汤处方人参半两,草果半两,桂半两,白芍药1两,甘草3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诸疟。用法用量大铫水煎,日进多服。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 补中芎藭汤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补中芎藭汤药方名称补中芎藭汤处方当归(洗,焙)干姜(炮洗七次)川芎黄耆(蜜炙)吴茱萸(汤洗七次)白芍药甘草熟干地黄(洗,焙)杜仲(炒令丝断)人参(去芦头)各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

  • 鲮鲤甲膏

    药方名称鲮鲤甲膏处方鲮鲤甲2-7枚(烧为末)。制法以猪膏和。功能主治蚁瘘。用法用量敷疮上。鲤鱼,鳣鱼亦可用之。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