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中健脾丸

调中健脾丸

古今医鉴》卷六:调中健脾丸

药方名称调中健脾丸

处方黄耆2两(蜜炙),人参2两,白术6两(土水拌炒),茯苓2两,陈皮3两(盐水制),紫苏子2两半(炒),萝卜子1两半(炒),山楂肉3两(炒),草豆蔻1两(酒炒),泽泻3两半,薏苡仁3两(炒),沉香6钱(另研),五加皮3两(炒),瓜蒌1两(用大瓜蒌2个,钻1孔,每个入川椒3钱,多年粪底1钱,敲米粒大,俱纳入瓜蒌内,外以绵纸糊完,再用绵筋、盐泥封固,炭火燃煅通红为度,取出择去泥,其黑皮一并入药)。

制法上为细末,煎荷叶大腹皮汤,打黄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单腹胀及脾虚肿满,膈中闭塞及胃口作痛。

用法用量此药不伤脾气,大有补益。

摘录古今医鉴》卷六

《证治宝鉴》卷七:调中健脾丸

药方名称调中健脾丸

处方五加皮人参黄耆苍术茯苓陈皮半夏香附、楂肉、苡仁、吴萸、白芍黄连莱菔子、草蔻仁、大腹绒、泽泻、苏子、沉香瓜蒌、川椒。

制法荷叶煎汤,打黄米粉为丸。

功能主治单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汤送下。

摘录《证治宝鉴》卷七

《活人心统》卷一:调中健脾丸

药方名称调中健脾丸

处方白术(炒)1两,木香5分,川黄连(同茱萸炒,去茱萸)7分,破故纸1两,茯苓8分,诃子1两,肉果(煨)1两,神曲(炒)6分,小茴香(炒)5分,厚朴5分,陈皮8分,砂仁5分,山药5分,莲子5分。

制法上为末,粥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肾气虚,早晚溏泻。

用法用量每服70丸,莲子汤送下。

摘录《活人心统》卷一

猜你喜欢

  • 安息活血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安息活血丹药方名称安息活血丹处方吴茱萸(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安息香(捣碎.入好酒研.澄去渣.银器内慢火熬成膏)、柏子仁(炒)、山茱萸(去核)、延胡索桃仁(去皮.

  • 白术丁香散

    药方名称白术丁香散处方丁香3钱,白术3钱,舶上硫黄3钱,肉豆蔻3钱,人参2钱,桂府滑石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吐利不止,烦渴,小便少。用法用量大人每服2钱,小儿1钱,食前温米饮调下。摘录《

  • 吉利散

    《伤科大成》:吉利散药方名称吉利散处方当归、川芎、枳壳、陈皮、香附、厚朴、木香、苏木末、刘寄奴、落得打、三七、乳香、没药、萹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红肿不消,阵阵作痛。

  • 风湿骨痛胶囊

    药方名称风湿骨痛胶囊处方制川乌、制草乌、红花、甘草、木瓜、乌梅、麻黄性状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褐色的粉末;味微苦、酸炮制上七味,取制川乌、制草乌、甘草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红花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

  • 阿伽陀药

    药方名称阿伽陀药处方紫檀5两,小柏5两,茜根5两,郁金5两,胡椒5两。制法上为末,水和,入臼中,更捣一万杵为丸,阴干。功能主治久服益人神色,无诸病。主诸种病。先吐血,后嗽血。用法用量用时,以水磨而用之

  • 赤马通汁

    药方名称赤马通汁处方赤马通7块(以水1盏绞汁),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功能主治鼻衄久不止,身面俱黄。用法用量以马通汁调阿胶,令稀稠得所,少少滴入鼻中,须臾即止。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 家秘润肺饮

    《症因脉治》卷三:家秘润肺饮药方名称家秘润肺饮处方米仁百合杏仁人参天门冬麦门冬知母五味子功能主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治肺燥液干,肺气壅塞,喘咳气逆,时吐痰涎,右胁缺盆,牵引作痛,甚则喘息倚肩,不能睡卧

  • 虎骨酒

    《普济方》:虎骨酒药方名称虎骨酒处方虎胫骨1具糯米2.5kg 曲适量炮制1. 将虎胫骨炙黄打碎,放入锅内煎汁;2. 将糯米放入,用曲适量如常法酿酒;3. 密封50日,待酒熟,压去糟,装瓶备用。功能主治

  • 马齿煎

    药方名称马齿煎处方马齿苋(洗去土)。制法熟捣,绞取汁,缓火煎成膏,停冷。功能主治痔疮。疮肿下血。用法用量每日取少许作丸,纳所患处。摘录《圣惠》卷六十

  • 辰砂五苓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辰砂五苓散药方名称辰砂五苓散处方辰砂(研)、白术(去芦)、猪苓(去黑皮)、泽泻(洗)、赤茯苓(去皮),各十二两。肉桂(去粗皮)八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伤寒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