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豨莶丸

豨莶丸

《中国药典》:豨莶丸

药方名称豨莶丸

来源豨莶草制成的蜜丸。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气微,味甜、微苦。

炮制豨莶草1000g,切碎,取出粗茎5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剩余豨莶草用黄酒1000g浸拌,置罐中,加盖封闭,隔水加热至酒吸尽,取出,与上述稠膏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70~20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政和本草》卷十一引《成讷方》:豨莶丸

药方名称豨莶丸

别名火轮丹(《普济方》,卷三二○引《鲍氏方》)。

处方豨莶草不拘多少

制法农历五月收采,九蒸九晒,捣为末,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治中风,口眼歪斜,手足缓弱,时吐涎沫,语言蹇涩;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手足麻木;并治白驳风。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米汤下。服至2千丸时,病情加剧,不需忧虑,是药力效应,服至4千丸时可望痊愈。

摘录《政和本草》卷十一引《成讷方》

猜你喜欢

  • 芙蓉内托散

    药方名称芙蓉内托散处方芙蓉花2钱,人参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芷1钱,穿山甲1钱,杏仁1钱,连翘1钱,木鳖子1钱。功能主治便毒已成,元气弱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酒、水各1钟煎,空腹服。摘录《外科

  • 金肺散

    药方名称金肺散处方锡灰1钱,汉防己2钱,郁金1钱半,砒黄2钱,半夏1钱半(汤洗7次)。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诸般喘嗽,急惊风。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小儿加减,食后煎猪肉汤调下,1日2次。摘录《宣明论》

  • 点眼白蜜黄连膏

    药方名称点眼白蜜黄连膏处方白蜜半合,黄连(去须)1两,大枣5枚,淡竹叶1握(洗)。制法用水2升,先煎竹叶取1升,去滓;下大枣及黄连、白蜜,煎取3合,去滓,重汤煎如稀饧。功能主治风毒攻眼,黑花不见物。用

  • 复春丸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复春丸药方名称复春丸处方萆薢120克 破故纸(炒)杜仲(去丝)胡芦巴(炒)木通各60克骨碎补(去毛)虎骨(酥炙)乳香(研)槟榔没药木香各30克甜瓜子(炒)60克牛膝(去芦,酒浸,

  • 祛风润面散

    药方名称祛风润面散处方绿豆白粉1.8克山柰1.2克 白附子1.2克 白僵蚕1.2克冰片0.6克麝香0.3克功能主治祛风润面。治面风(面神经痉挛)。用法用量共研极细面,再过重罗,兑胰皂120克,拌匀。摘

  • 度瘴发汗青散

    药方名称度瘴发汗青散别名度瘴散处方麻黄2两半,桔梗1两,细辛1两,吴茱萸1两,防风1两,白术1两,乌头1两6铢,干姜1两6铢,蜀椒1两6铢,桂心1两6铢。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伤寒,赤色,恶寒发热,头痛

  • 保孕丹

    药方名称保孕丹处方当归1两,香附炭1两,白人参1两,熟地1两,茯苓1两,广砂1两,川断1两,白术4两,杜仲炭8钱,艾炭8钱,贡胶8钱,陈皮8钱,益母草8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功能主治

  • 橘皮麻仁丸

    药方名称橘皮麻仁丸处方橘皮杏仁麻仁各90克郁李仁15克制法上以橘皮为末,三仁俱捣,将枣煮取肉,同捣和丸。功能主治治噎膈血少,大便闭结。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枳实汤下。摘录《李氏医鉴》卷四

  • 赤小豆羮

    药方名称赤小豆羮处方赤小豆5合,桑根白皮3两(锉),白术2两,鲤鱼1头(3斤者,净洗如常)。功能主治水气腹大脐肿,腰痛,不可转动。用法用量以水1斗,都一处煮,候鱼熟,取出鱼,尽意食之;其豆亦宜吃,勿着

  • 解肌透痧汤

    药方名称解肌透痧汤处方荆芥穗4.5克 净蝉衣2.4克 嫩射干3克 生甘草1.5克 粉葛根6克 熟牛蒡6克 轻马勃2.4克 苦桔梗3克前胡4.5克连翘壳6克 炙僵蚕9克淡豆豉9克 鲜竹茹6克 紫背浮萍9